這是小木換到的書籍~雖然已經收到有一段時間了...
卻拖到今天才發文,唉...大家 請多多見諒~
因為最近小木一下班就想睡覺,加上懶蟲發作!
冬天真是懶蟲的好發期啊~~~(懶就懶還牽拖一大堆!!!)
這本創造利潤的方程式,是由日本經濟評論家、公認會計士-勝間和代所著
教你了解如何創造利潤、讓你有利潤的基本概念~
小木一開始瞄到它時,就覺得這本書一定要換來看看~
為啥? 因為小木想更加了解利潤的形成,想要有利潤的基本概念
是想當老闆嗎? 也不是耶~~~就...就...就是想知道! (詞窮了唄妳!!)
第一章:為何需要利潤的概念?
連基礎員工也必須具備的條件! 相信很多員工不會去在意這件事情...
為啥要有這種概念? 內容提到不要浪費過多的人事管銷、產品開發等等...
這人事問題讓小木想到,加班也不一定可以增加公司收益
看到很多讓員工超時工作的公司,真的有得到想要的收益嗎?
這是許多公司該好好探討的問題~~~
至於產品開發,小木之前任職的公司,也花不少$$在產品開發上
結果是一無所得~還虧到不行...還好資金太雄厚,公司還好好滴經營中
為啥? 其實問題挺多的,一開始在於研發產品資金的方面,就未好好控制
一群研發團隊要多少拿多少 (有這樣的嗎?! 真是個無底洞)
有時候不顧一切往前衝是挺好的,不過不計後果可是滿可怕的 = =" (汗)
再者,研發後的產品不夠完美,未經過實驗即推出市面
問題一而再、再而三的發生,讓消費者對產品失去信心
拿消費者當實驗品? 這可行不通~後遺症可是很嚴重滴...
第二章:利潤如何計算?
這本書的好處在於,簡單白話!
教你計算利潤有如計算卡路里方式那樣的簡單~
小木之前任職的公司,某樣產品也打算上電視廣告、跟網路行銷
使用這兩種方式是不錯,但...令小木憂心的是產品的必須性
如果今天廣告跟網路行銷用在其它產品,小木覺得這方式絕對可行
但今天這樣東西,在消費者存有疑慮的情況下推出
可能花出的總成本,會大大超過利潤所得
第三章:如何解開獲取利潤的方程式?
內容提到了餐廳客單價問題~這讓小木想到小木去用餐的牛排館
有A餐、B餐、C餐的組合提供給客戶做選擇
其實這樣的方式小木覺得挺好,既可以讓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
再者,套餐方式也讓消費者享用到更多餐點
雖然分開計算對未必來講未必是"真正划算"~
但以一個消費者用餐的份量來說,在消費者眼裡是"非常划算"滴~
第四章:如何提高客單價
裡面有段,訂價-就是讓顧客心甘情願付錢的機制
這在同是消費者的小木我,真是有深深的感觸啊~~~
不過市面上大多不會以訂價來做為售價,售價都會低於訂價許多
所以很容易會讓消費者有種"便宜到"的feel~
第五章:如何降低顧客取得成本?
最後一段,口碑是取得顧客的終極手段!
今天一家公司,花了該花的人事、廣告行銷,產品卻做的不好
花再多的廣告行銷,也沒有用!!
因為顧客的口碑還是最重要滴~產品好,不用花太多的行銷成本
只要靠顧客的口碑,一傳十、十傳百,消費者的散播力是很可觀滴!!
另外還有提到產品的必須性,這也是小木前面所提到的~
一樣產品,須考量到它的市場需求性,如果需求性不大,當然利潤也可想而知
第六章:如何降低顧客產品成本?
看到這點,小木想到提高進貨量,以量制價外...
書中還提到,尋找低價的進貨來源,降低產品成本
還想到小木一個在賣碗粿的朋友,有次小木跟她一同去進貨
進碗粿一定要用到的菜脯,沒有配菜脯就沒有吃碗粿的feel~
朋友跟小木提到同樣的商品,在這間跟隔壁那間的進貨單價不同
但小木的朋友因為擔心口感問題,所以並沒有跟較便宜的那間進貨
但後來為何跟低價者的廠商進貨呢?
因為低價者廠商跟小木的朋友說了一句:
既然東西一樣,為何不進低價的?
我保證東西是一樣的廠商出來的,你可以試試~
結果,朋友換的東西的確是一樣的,當然口感也是一樣很好的!
既不影響品質,又可降低成本,這當然是再好不過了~
第七章:如何增加顧客人數?
這又探討到產品的市場需求性、競爭性~
須多由多角度去看待顧客,評估顧客對於這項產品需求性多高?
顧客所得是否能購買這樣商品? 產品的接受度?
勿太過於受到顧客意見影響~
顧客的意見固然重要,但如隨之起舞,結果未必是好的!
像某牌3C產品,在幾年前它的地位鞏固的非常好
以消費者角度來看,大家第一選擇大多都是它
但近幾年,這牌3C產品急於創新,卻讓品質大大降低
流失了不少死忠的消費者,這些長年累積的顧客群
這種損失不是說要彌補就彌補的回來的~
第八章:明天起就能執行的行動習慣
在這章,小木覺得為這本書的總精華所在~
把這幾個章節都視為"習慣性",看似簡單的習慣性
做起來可是個大學問啊! 與大家共勉之~
留言列表